其实在上海,“共享办公”已不只是一个新鲜的概念,去年一年间,不同企业混在一起办公的共享空间相继在沪上出现,并迅速成为因“房租成本太高”而受挫的创业者的刚需。
共享办公落沪一年间,是看上去很美,还是真的很美?身处其间的人们,有着哪些意想不到的烦恼和惊喜?共享办公能否消除创业者在上海创业房租成本高的痛点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走访了沪上几家有代表性的共享办公空间。
“共享办公”有两种形式:一种是长桌长椅,好几个座位,别家企业的员工可能就坐在你对面或旁边。还有一种相对“封闭”,单独一间间玻璃房,俗称“包间”。包间有大有小,小的只有一个座位,大的可以容纳几十个。包间价格相对贵,但私密性好。有老板是这样租的:给员工们租外面的大混间,自己单独再租一个小包间。这样看起来,似乎就是传统办公空间的“微缩版”。
有租客问,能否给自己包间的玻璃墙上开一扇窗?答案是“不可以”。
有租客问,能否把包间里标配的桌椅,换成自己的老板桌、老板椅?答案是“不可以”,因为会破坏整体氛围。
还有租客问,能否在白色墙壁上挂一些东西?答案还是“不可以”,凡是物理破坏的行为都不被允许。如果想挂衣服,建议搬一个落地衣架来解决。
严格的管理,让这里的整体环境显得较为舒适整洁。不过,每个座位都很像,分不清谁是谁。走廊长长的墙壁上,装饰由运营方统一布置。凡是公共区域,租客们一律不能乱动。
虽然缺少了个性化发挥的空间,但也少了很多麻烦。一位租客表示:“对我们这些创业者来说,各种麻烦事情已经千头万绪,办公上的最大要求就是能让我们省心,杂七杂八什么都不用管。”
比如说,租客们赞不绝口的第一项是洗手间。这里的洗手间比照酒店标准,一直保持干净卫生,打扫的阿姨经过专业培训,勤快有礼。租客们普遍觉得,比自己此前花钱雇佣的保洁员打扫得好。
赞不绝口的第二项是“高大上”的会议室。每一间会议室,装修设计都花了功夫。
“客户来这里的第一句话常常是,哇,你们这里好漂亮。”一位租客说,他们以前自己在外面租房装修,为了节约成本,会议室难免装得简陋,且大部分时间是空着的,使用率不高,租金上并不划算。而在共享办公空间里,会议室由不同的企业轮流使用,一般规定,每家企业每月可以免费使用会议室几十个小时,超过规定时间才收费。
会议室漂亮,能带来实际好处。有些客户一看这样的环境,主观上就觉得“这家企业靠谱”。尤其与投资人谈判时,好的办公环境成为小企业的“加分项”。